欢迎来到 景点舆情网!

首页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景点资讯 > 正文

东莞首批“·莞”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崭新亮相

  • 时间:2023-09-17 03:33:11 来源:  作者:  点击:

  近日,东莞首批30个统一以“·莞”命名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亮相。今年以来,东莞锚定文化强市建设目标,积极创新,不断推进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

  加强顶层设计,破解文化空间建管用难题。一是高位规划部署。今年3月召开的东莞市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大会明确提出实施“四馆一剧院一空间”高品质文化供给工程,其中“一空间”指的是建设一批融合多业态、复合型、精而美的高品质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力争到2026年全市建成400个以上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二是系统制度安排。在全市深入开展调研,全面摸清底数,考察了解先进城市做法,研究出台《东莞市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工作方案》,对全市未来4年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工作作出制度性整体安排。三是注重切实管用。在制定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工作方案过程中,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着力解决“谁来建”“怎么建”“怎么用”“怎么管”的难题。

  加强政策支持,打造特色鲜明的空间体系。一是空间建设齐步走。结合东莞资源优势,立足不同群体需求和空间场景,在现阶段重点推进建设示范性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城市阅读驿站、共享文化空间等3种类型空间。二是政策资金齐发力。鼓励落实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减免场地租金和水电费用、设施冠名等举措。安排1330万元财政资金用于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共建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目前已建成85个城市阅读驿站,评出160个共享文化空间,推动建设10个示范性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加强品牌建设,统一命名推出空间标杆样板。致力打造具有时代特色、岭南风韵、东莞特点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品牌。一是优选高品质空间。从全市优选30个具有代表性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以“一空间一主题”“一空间一特色”更好满足市民美好生活新期待。二是统一命名授牌。为展现东莞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地理标识、文化标识,统一以“·莞”对30个具有代表性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命名授牌。三是推动“空间+”。结合南国书香节等活动,推进“空间+阅读”“空间+文旅”,广泛向市民宣传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吸引广大市民在家门口邂逅“诗和远方”。

  


原文链接:https://whly.gd.gov.cn/news_newdsxw/content/post_424607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点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景点舆情网 yq.jd-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