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景点舆情网!

首页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景点资讯 > 正文

新华全媒+|西藏日喀则:以“谐”之名,他们在高原起舞

  • 时间:2023-08-13 00:28:11 来源:  作者:  点击:

  

  4日,位于西藏日喀则市拉孜县的堆谐人民广场热闹非凡,数千名本地群众和游客在观赏堆谐表演。在拉孜县第八届堆谐文化旅游推介会上,拉孜县艺术团“90后”演员格桑卓玛头戴华丽的巴珠(缀满珠玉的藏族头饰),身穿明艳的邦典(藏族色条围裙),唱着轻快欢乐的藏歌,脚上的踢踏动作随着悠扬的扎木念琴声时快时慢,引得台下观众高声喝彩。

  
格桑卓玛(中)和艺术团队友一起表演堆谐(8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 邵泽东 摄

  堆谐是集歌舞乐为一体的藏族特色民间舞蹈,表演者以六弦琴扎木念为伴奏乐器,在表演时需弹、唱、跳同时进行。拉孜堆谐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拉孜县被誉为“堆谐之乡”,当地堆谐文化群众基础深厚。

  28岁的格桑卓玛是拉孜堆谐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她的父亲是拉孜堆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格桑卓玛在5岁时就已经能跟着父亲进行堆谐的唱跳。2014年,熟练掌握扎木念的格桑卓玛加入拉孜县艺术团。她说,要把堆谐表演得又精又好,贵在坚持。

  
堆谐排练前,格桑卓玛在家中为扎木念调音(8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 邵泽东 摄

  在表演时一心三用,在唱跳的同时有节奏地拨动琴弦,让乐器、脚步、歌声三者保持一致并不容易。格桑卓玛会找资深的表演者请教弹唱技巧。45岁的加拉是艺术团里的老师,格桑卓玛锲而不舍地向他提问、学习。

  “再难的曲目,格桑卓玛都会咬牙重复练习,白天练了一整天,晚上她还会继续练习,直到满意为止。”加拉说,“2019年她被评为拉孜堆谐的传承人时,我很欣慰。有这份坚持,她一定能把堆谐好好传下去。”

  这份坚持除了来自父亲和前辈们的期盼,也来自当地群众的鼓励。刚入艺术团时,格桑卓玛曾跟团去热萨乡热玛村进行堆谐文化演出,过程中村里一位80多岁的老奶奶很激动,她对格桑卓玛说:“你们这么年轻就能把堆谐跳得这样好!”

  定日县的洛谐、康马县的果谐、昂仁县的强谐……西藏日喀则市有各种各样的“谐”,它们的传承人在丰饶的土地上传承、创新,翩然起舞,让藏族优秀特色民间舞蹈走得更深、传得更远。

  


原文链接:http://lyfzt.xizang.gov.cn/xwzx_69/xydt/202308/t20230807_36983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点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景点舆情网 yq.jd-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