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景点舆情网!

首页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景点历史 > 正文

20个空间入选2022年广东省最美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案例

  • 时间:2022-12-09 04:24:22 来源:  作者:  点击: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落实《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进一步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积极推动全省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指导文化设施嵌入旅游景区、城市商圈、乡村和社区,扩大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增强实效性。近期,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开展了2022年广东省最美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案例征集活动,经各地推荐、专家遴选,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柏园粤书吧等20个空间(名单附后)入选2022年广东省最美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案例。

  一个个外观布局设计优美、服务理念创新,集休闲阅读、艺术活动、文化沙龙、创意生活、轻食餐饮等多元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多元化的经营业态、个性化的创意空间、服务公众的地缘优势,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聚合了公共文化发展新要素,吸引更多人民群众走进文化空间,让全民阅读、全民艺术普及更贴近百姓生活,让公共文化服务更具时代活力和生机。

  图片1.png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柏园粤书吧外观

  图片2.png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柏园粤书吧内景

  图片3.png

  天河湿地文化角-图书馆外观

  图片4.png

  天河湿地文化角-图书馆室内场景

  图片5.png

  深圳市盐田区图书馆海书房-灯塔图书馆外观

  图片6.png

  

  深圳市盐田区图书馆海书房-灯塔图书馆内景

  

  近年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积极推动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打造以“粤书吧”为代表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品牌,推动全省各地探索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有力地助推公共文化服务的阵地建设。各地纷纷结合本地实际,开展新型阅读空间建设探索,如深圳市盐田区智慧书房、中山市香山书房、韶关市风度书房等项目初具规模,全省共建成新型阅读空间2000多家,进一步编实织密公共文化设施布局,真正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入新阶段、面临新任务。广东省出台了《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2021-2025年)》,创新拓展城乡公共文化空间被列为推动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为主线,打造以“粤书吧”“粤文坊”等一批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示范品牌项目,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建设运营,创新资源供给与服务方式,激发公共文化发展活力,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建共享格局,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2022年广东省最美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案例名单:

  1.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柏园粤书吧

  2.广州市天河区天河湿地文化角(粤文坊)

  3.广州市海珠区图书馆侨建分馆(御溪书斋)

  4.深圳市罗湖区悠·图书馆(东晓街道/IBC珠宝图书馆)

  5.深圳市盐田区图书馆海书房-灯塔图书馆

  6.珠海市斗门区旧街粤书吧(善雅书房·时趣馆)

  7.汕头市龙湖区妈屿粤书吧(妈屿蓝合胜书店)

  8.佛山市顺德区渔人码头顺图书房

  9.佛山市南海区读书驿站(西樵·观心小镇站、粤书吧)

  10.河源市源城区河源市图书馆保利生态城分馆

  11.梅州市大埔县禾肚里稻田民宿粤书吧

  12.惠州市惠东县一滴水图书馆

  13.东莞市万江锐空间

  14.东莞市望牛墩茂春里·望汐坊

  15.中山市石岐格子空间香山书房

  16.中山市西区荔景苑民俗·曲艺文化馆/荔景苑香山书房

  17.江门市新会区崖门京梅村公共文化空间(蔡李佛文化中心、粤书吧)

  18.清远市清城区北江生活馆

  19.清远市英德市连江口野渡谷民宿粤书吧

  20.潮州市潮安区信靠龙窑文化展览馆

  

  


原文链接:http://whly.gd.gov.cn/news_newzwhd/content/post_405186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点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景点舆情网 yq.jd-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