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景点舆情网!

首页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景点资源 > 正文

“北京人”头盖骨化石模型

  • 时间:2022-09-15 18:59:44 来源:  作者:  点击:

  

  

  

  

  在天津自然博物馆北疆博物院的展室中,陈列着四件貌不惊人的藏品,这便是“北京人”头盖骨化石模型,北疆博物院镇馆之宝之一。

  四件模型原型分属两男两女,每件模型高30厘米左右,都是成年人的头骨模型。虽然看起来普通,可它们可谓举世闻名。1929年12月2日,青年考古学者裴文中在周口店第一地点(又称猿人洞)发现第一颗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由加拿大解剖学家、古人类学家步达生鉴定为中国猿人北京种(Sinanthropus pekinensis),俗名“北京人”。1936年,贾兰坡在一个月内发现了另外三颗“北京人”头盖骨。“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发现震惊了世界,弥补了从猿到人的缺环,为人类演化研究提供了珍贵而生动的实证,意义十分重大。不幸的是,这批珍贵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在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向美国秘密转移的过程中神秘失踪,成为悬而未决的世纪谜团。

  天津自然博物馆古生物部馆员许渤松告诉记者,北疆博物院珍藏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模型,是当年最早的一批直接从原标本复制而成的模型,由于失真度很低,在“北京人”化石原件丢失之后,显得弥足珍贵。2000年5月30日,80多岁的著名古生物学家胡承志来津,对天津自然博物馆珍藏的四颗“北京人”头盖骨模型进行鉴定,证明北疆博物院珍藏的就是当年那少量的化石模型之一。胡承志教授是当年“北京人”化石包装及装箱的参与者,也是当年头盖骨模型的制作者。据他回忆,天津自然博物馆现保存的4个头盖骨化石模型是最初制作的一批——其中一个是1929年由步达生用瑞士的原料到英国翻制的;另外3个是胡承志亲手制作的,时间约在1936年。


原文链接:http://whly.tj.gov.cn/XWDTYXWZX6562/gzdtnew/202209/t20220909_598416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点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景点舆情网 yq.jd-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