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景点舆情网!

首页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办事指南 > 正文

焦作:“夜经济”需要文化范儿

  • 时间:2022-07-20 16:45:07 来源:  作者:  点击:

  最近,焦作市区“夜经济”很火。城区一些主要商业街区、商业网点纷纷行动起来,聚人气、接地气,搞活“夜经济”。

  6月初,山阳区山阳潮街启动“最潮·山阳夜”活动,据说当晚参与活动的有200多个商家。消费者在该商业街区内夜购、夜娱,瞬间点燃城市不夜天。

  随后,解放区启动了“城市烟火气·点亮夜经济”活动。作为焦作核心商业区域,解放区在万达广场、王府井广场、新安路步行街、孟州路京水岸步行街、小蜗牛市场、大杨树步行街、香港城步行街等重要商业网点同时发力,一时间成为焦作“夜经济”的亮点。

  至今,焦作市主城区开启“夜经济”活动已有一个多月,这期间许多消费者还拿着政府发放的消费券,玩得不意乐乎。不过,政策刺激下的烟花最易冷却。

  有网友总结了游玩“焦作之夜”后的心路历程,他说:“前两天新鲜,中间两天随便,后两天歇菜。”这位网友的心情或许代表了部分人的感受。

  一位消费者说:“除了吃,主要还是吃。只不过今天在这儿吃,明天在那儿吃,缺少新鲜玩意儿。”

  那么,如何让焦作“夜经济”彻底燃爆,进而使“夜圈”成为真正的“经济圈”呢?不妨让“夜经济”多些文化范儿。

  可以说,“夜经济”在一些一线城市已是经济爆点,这些地方的“夜经济”消费已占据一个人每天消费量的50%左右。可仔细分析一下,我们大家所熟知的大唐不夜天等“夜经济”典范,哪个又少了文化味呢?

  “夜经济”不仅仅是“夏经济”和“冬经济”,它还应当是一个展示地方文化的综合体。这里不仅要有焦作的名小吃,还要有焦作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和焦作文化的创意,同时,还应当是一场场富有焦作特色、充满新风尚的“文化秀”。

  让传统文化进商圈,让商圈文化更有体验感,这是多年来焦作市文化圈追求的方向。焦作市是非遗大市,非遗数量近100项,从不缺少一些有潜力、有魅力的传统文化内容。可一直以来,焦作市现代商圈缺少一个合适传统文化的“演出位”,这也促使焦作市“夜经济”一直低档位运行。

  是传统文化不愿进商圈吗?还是商圈不愿接受传统文化呢?

  一位泥塑传承人加入了“夜经济”大军,可由于携带特定的泥不方便,他将泥料改作小朋友做手工用的轻泥。来玩耍的小朋友不少,生意还行,但对于他而言,这样的做法拉低了泥塑工艺的文化档次,消费者也没有对泥塑这项传统文化产生深度的体验感。

  一个商业网点为了“吸粉”,拉起了“文化集市”的大旗,可“文化集市”里文化缺失。商家头疼地说:“对非遗文化不了解,招商无门,一些优秀的非遗文化也搭不上我们的车。”

  看来,焦作“夜经济”转档升级并非易事。

  要让“夜经济”起文化范儿,文化活动就要常态化,而非“唱一下”“跳半晌”。

  一位文化干部谈起了切身体会。她说,传统文化缺少展演场地,不利于传统文化在“夜经济”中大展拳脚。而如果将传统文化拘囿场内,房租由谁来担?政府不可能一直做“献血者”,市场主体才是“供血者”。

  那么,政府该是什么位置呢?她说,打通阻碍环节,盘活“夜经济”资源,从而找到“传统文化进商圈”的新路径。

  焦作“夜经济”开张,是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创造就业的落子棋,也是“焦作推动生产性服务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赂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的关键点,这样的谋划出自焦作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

  如何实现高端延伸,如何实现高品质转变?焦作“夜经济”要点题破局。破局路上,怎能少了一支“文化大军”?

  责任编辑:武聪


原文链接:http://hct.henan.gov.cn/2022/07-20/249047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点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景点舆情网 yq.jd-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