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景点舆情网!

首页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景点管理 > 正文

我省印发《四川省“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实现“六个全覆盖” 培育“十大非遗品牌”

  • 时间:2022-03-26 02:14:44 来源:  作者:  点击:

  川观新闻记者 吴晓铃 吴梦琳

  11月22日,《四川省“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由省文旅厅印发。《规划》提出了“十四五”期间的总体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最终实现进一步健全四川非遗保护传承体系,提高全省非遗保护传承水平,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凝聚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精神力量。

  

  总体目标: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川非遗是四川各民族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是巴蜀文化的根和魂,保护传承弘扬好四川非遗,对于延续巴蜀文化根脉、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具有重要意义。

  《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四川非遗的总体目标——

  到2025年,法规制度更加科学系统,调查记录体系基本建成;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进一步优化,以国家级、省级为重点和核心的非遗代表性项目得到有效保护;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队伍年龄梯次更加合理、传承实践能力得到较大提升,省级以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重点记录工作全部完成;非遗数据库全面建成,非遗保护数字化、智慧化水平进一步提升;非遗区域性整体保护水平得到实质性提升;培育一批转化利用引领性品牌,非遗保护传承有效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成效更加突显;宣传普及手段、方式不断创新,国际国内影响力进一步增强,非遗服务当代、造福人民的作用进一步发挥。

  重点目标:

  实现“六个全覆盖”

  着力夯实非遗保护工作基础,实现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县(区)全覆盖

  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主要特色文化形态全覆盖

  非遗研究机构十大非遗门类全覆盖

  传统工艺工作站市(州)全覆盖

  履约履职考核评估省级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全覆盖

  提质赋能培训省级非遗项目保护单位及代表性传承人全覆盖

  培育“十大非遗品牌”

  着眼提升保护传承水平,重点培育"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

  “四川非遗精品展”

  “天府旅游美食”

  “四川手作”

  “非遗特色村镇(街区)”

  “黄河源非遗保护论坛”

  “四川非遗新媒体”

  “四川非遗大讲堂”

  “四川非遗购物节”

  “四川非遗示范项目”

  建强“四支队伍”

  建设一支专业素质强、业务水平高,人员相对稳定的非遗管理队伍;培育一支传承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年龄结构合理、履职尽责良好,以代表性传承人为核心的非遗保护主体队伍;构建一支创新引领性强、支撑领域广、市场适应性好,非遗相关行业协会、企业、个人广泛参与的非遗保护志愿者队伍;组建一支情况掌握准、研究领域广、学术专业水平高,非遗学科、非遗理论研究机构和专家智库有机整合的非遗保护研究队伍。

  九大主要任务:

  《规划》还提出了“十四五”期间的九大主要任务,分别是:

  健全调查记录体系

  一是开展非遗资源调查,二是推进非遗记录工作。尤其以60岁以上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为重点,分步骤对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开展全面系统记录。三是加强档案、数据库建设。完善非遗档案制度和规范标准,加强档案资料和实物的收集整理,建设非遗文字、图片、视频资料库。

  完善代表性项目制度

  推进代表性项目认定工作。加强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体系建设,认定一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加强代表性项目管理工作;加强项目申报和履约工作;加强分类保护。

  完善代表性传承人制度

  完善代表性传承人体系;加强代表性传承人管理。加强代表性传承人教育培训,提高依法依规履行职责义务的能力;加大对传承人支持培养力度。

  深化非遗区域性整体保护

  加强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推进“非遗在社区”工作;建设非遗特色村镇、街区。

  加强传承体验设施体系建设

  加强传承体验设施建设;完善文化旅游公共设施传承体验功能;拓展传承体验空间。

  强化理论研究体系

  加强研究力量建设;深化研究阐释;开展学术交流。

  推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服务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促进传统工艺活化利用;深化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

  加大非遗传播普及力度

  加强宣传传播;培育传播品牌;加强交流合作;推动非遗普及教育

  建设好省非遗保护中心

  建设指导服务中心;建设数据资源中心;建设宣传推广中心;建设保护研究基地;建设展示体验基地;建设创新转化基地。


原文链接:http://wlt.sc.gov.cn/scwlt/hyjd/2021/11/23/259ea43e36324f02be60fad8d82aa9c9.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点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景点舆情网 yq.jd-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